時間荏苒,從事巖土有15個年頭了。這個時間,不算久的,我身邊就有好多前輩;看看身后,更加欣慰,從事巖土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!一個事業是否興旺,看看從事的人數就可以了。
我接觸的巖土,大體可以概括為巖土工程勘察、地基基礎檢測、地基基礎施工、施工圖審查;從勘察、巖土設計施工、到檢測驗證基本走了一個完整的循環,也對巖土有了自己的認識?,F在看自己走過的路,覺得自己很幸運,可以有這么多的經歷。
參加工作時,單位基本是地級市壟斷地位吧,那時候基本沒有競爭、也基本沒有行業監管。做勘察,基本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,工程也都簡單,小城市、多層住宅和一般公建為主,也沒有成片的建筑,單體的多;周邊環境也不復雜,我作為新手,正好練手。那時候執行的是94勘察規范和89地基規范,基本鉆幾個孔回來做出指標查查表,改幾個數,一份報告就出爐了。就我的觀察和親身體驗,那時的建設單位基本沒有了解勘察的,都是設計的差不多了,設計的說需要配基礎要個勘察報告,才在設計人員的推薦下匆忙聯系我們。當時干外業的都是正式工,沒有外包,所有工作都得自己來。我除了外業編錄,還得測圖(簡單的平面圖、測高程),也搭把手拖鉆桿、裝卸取土器、操作靜探…慢慢的學會了所有的外業操作?,F在想來,這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,雖然當初付出了汗水。最起碼知道了如何操作才能保證鉆探質量,說和做,真的沒有實踐是不能深刻理解的。就這樣,從新手慢慢的干成了老手,那幾年,基本天天盯在了工地上,和兄弟們上工、喝酒、編報告,很無拘無束的日子。
隨著行業發展和城市的飛速擴張,01勘察規范和02地基規范出臺了、我市也迎來了建設急劇擴張的時期,自己的業務也都熟練了,正好是提高的好時機。工程變得以高層為主,且大量使用樁基,給勘察和檢測都帶來了新的要求。我們單位也和檢測主管部門合作進行樁基檢測工作??辈斐鼍邩痘蛷秃系鼗ㄗh,由檢測來驗證結果的符合性,一舉兩得的好事情。這段時間,是勘察報告質量飛速提高的時期,勘察、檢測相互驗證,技術上逐漸成熟起來??辈?、檢測都需要和地基基礎施工打交道,特別是檢測,直接面對施工單位。對于各種施工工藝,土層適應性,易出現的施工問題和質量缺陷,都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。地基基礎施工一般都是專項資質,從事的人員大多沒有專業技術人員,基本就是看著賺錢買了設備就干。通過檢測,發現了很多質量問題,施工人員也從中慢慢的積累了經驗教訓,從懵懵懂懂變成了土專家。
這段時間,也是天天在工地上,勘察基本是看工地、驗槽、處理問題為主,檢測作為主檢人還是盯工地。在施工和檢測人員眼里,我們勘察人員是專家,在施工人員眼里,勘察檢測都是專家?;緛碇v,施工地位最低,然后勘察,然后檢測,畢竟檢測代表了政府職能。從驗槽就能看出來,施工隊的笑臉相迎,水果煙茶伺候好了,勘察、設計提前到達會場,監督人員姍姍來遲,這就是真實寫照。這個階段,勘察市場慢慢的開始了競爭,價格一落千丈,建設單位工期催的那個緊,臨到出圖了才想起來搞勘察,有個不緊張么?有些個個體勘察單位和部分勘察人,為了迎合工期和最大的利潤,喪失了應有的職業操守,亂象叢生…
一個工作干上十來年,你如果不能成為小圈子內的專家,基本就說明你太失敗了。02年開了最偉大的注冊工作,萬眾期待,就以為開始考試了,大家地位能立馬改觀??己?,咱不夠格;測試,也不夠格;免試基礎課,也不夠格;老老實實當學生吧!真心難,就沒想到畢業后還得拿起課本的事。02年考基礎,單位一天假也沒給,也沒見過復習資料,交了錢,就去做貢獻了,當然鎩羽而歸。03年參加了基礎科目培訓,132分踩線通過,相當于中獎了。04年考專業,反正我覺得很簡單的題目,基本都是地基規范、樁基、復合地基的問題為主,我從事的工作基本都涵蓋了,有了實踐,再看規范,覺得都能理解和把握,也能記得??;高分通過!在我同事和同學中,我基本屬于最早的一批,現在看來,多虧了從業經歷了??歼^了巖土注冊,基本就相當于可以養老了…多沒有激情的想法?在一個小城市,從業人員就那么多,注冊人員更少了。不過也沒想著跳槽啥的,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處,生活壓力小,物價水平低,建設行業相關人員基本都混了個臉熟,有點留戀了。
現在調整工作,從事了施工圖審查。這個工作,看看咱們論壇,反正我覺的以挨罵和被吐槽為主,形象呢也不是我一個人可以改變的。我是從勘察過來的,知道勘察的辛苦和各種不如意,哀其不幸也怒其不爭。一邊喊著別人低價競爭,自己一邊為了生存使勁降。這里面也有招投標管理不嚴格的問題,自己親身經歷過的,5家單位去投個標,都是甲級單位,我覺得自己弄個低價,權當開拓市場了,一開標,比我低的占多數。這還不算完,建設單位不確定最低價中標,又開始挨家詢價,你還能低么?就這樣又折騰了3輪,那叫一個慘!最后也沒中標,只有建設單位偷著樂了。關于最低價中標建設單位賺了還是賠了問題,有人討論過,我就不說了,反正沒人干賠本買賣。
施工圖審查的范圍,高大釗教授的說法是審強條。這里面有個站位問題,建議大家搜集住建部或者各自省廳下發的審查要點,這基本上是審查人員的審查范圍,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:無所不審。我不審,就是失職了。
關于我國的規范體系,也不是一句話能說清的,從事了審查,報告有問題就得說明你違反了規范哪一條。所以說,對十幾本規范進行了系統的學習,每個人的理解也不一致,又沒有兩高的解釋,執行起來,真心混亂,很難。
審查人員,基本都是原來從事這行的,有的人真懂,有的人真不懂,但是有這個單位就得有人去干活,所以,也是亂象叢生。有的人想當然,經驗為主;有的人片面理解規范;有的人把宜、應均理解為必須;也有的是為了個人私利,這就是職業操守問題了。
我覺得,不能違反強條,地基基礎建議可行,這個報告就問題不大。修修補補的,那本報告也得挨幾刀,人在江湖漂誰能不挨刀呢,互相體諒。違反強條,是否可以理解為不需現場補充,通過內業修改完善能解決的,就不要定;因為強條是可以處罰的,10萬1條,嚴格起來。
就說這么多吧,歡迎大家拍磚。
我有話說
全部評論(33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鉆機老板混日子還行,技術人員總得有個底線吧
頂(0) |踩(0) |點評(1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關于勘察走工程地質路線還是巖土工程路線,值得探討
頂(0) |踩(0) |點評(1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1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
頂(0) |踩(0) |點評(0)